top of page
1557769408_vg-1280w.jpg

肩膊屬於球窩關節,活動幅度很大,能夠向不同方向轉動,但由於結構複雜,因此亦很容易受傷。其中一個常見的肩膊痛症為肩關節夾擊綜合症,有物理治療師認為成因有很多,長期姿勢不正確亦會增加患上此症的風險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呂穎兒解釋,「肩關節夾擊綜合症即是肩峰位置跟肱骨有壓迫的問題。兩塊骨之間有很多筋腱、滑囊及肌肉等穿過,若因長期勞損或姿勢不正確,甚至乎關節的組合有骨質性增生或退化,都會產生壓迫感,造成此症。」

 

重複舉手可誘發
不要以為只有從事物流,經常有扭軚、推、抬或提重物的人才會患上此症,就算是辦公室工作人士,如有經常舉高手提取文件的重複性動作、又或長期坐姿不良、寒背,都一樣可誘發問題。呂穎兒指出,「患者通常向外遞起手,就會造成壓迫痛感,但再舉高超過120度,痛楚又會紓緩一些,是此症的明顯特徵。」

 

醫患溝通助康復
治療方面,物理治療師會先為患者檢查肩、頸及附近關節有沒有問題,如發現有空間壓迫帶出的痛楚,便需要在關節上施以手法去制止痛楚、放鬆筋膜、解決黏連及做一些伸展等,並用儀器幫助紓緩炎症,而最重要是強化周邊肌肉,平衡肩膊力量,預防再次受傷。呂穎兒強調,「患者、醫生、物理治療師之間要有互動,病人要跟醫生溝通,醫生又跟物理治療師跟進,要有一個互動過程,才可幫患者走向康復的道路。」

 

強化肩袖肌群
呂穎兒表示,「預防肩關節夾擊綜合症,我們日常需要保持肩膊位置平衡,抬頭挺胸,讓上半身的支架重新平衡,就可以減輕頸椎和肩膊的壓迫問題。」另外要強化肩部及身體質素,讓肌肉、軀體可以運作得更好,以下呂穎兒推介兩個動作,放鬆胸部及肩膊前方繃緊的肌肉,並加強肩袖肌群。

1557769413_GI-1280w.jpg

呂穎兒表示其他症狀包括睡覺時側身睡會痛,女士們穿內衣或感困難,又或梳頭、摸另一邊膊頭時有痛感。

1557769410_7b-1280w.jpg

動作一:放鬆胸大肌

1. 用兩張穩固的椅子,手往後捉住,保持挺胸收腹。 2. 用腳帶動身體向前,直至感到胸肌及肩膊周圍肌肉有輕微拉扯感,保持10秒。 3. 用腳帶動身體返回原本位置,換另一腳帶動身體再做。 4. 做3至5組。

 

動作二:訓練肩袖肌群

1. 挺胸,手肘微微貼腰,屈曲90度,舒服地拿著一條適合你肌肉力量的橡筋帶。 2. 慢慢用力張開前臂,兩手需保持平衡,柔軟度或力量較好的手,應遷就較弱的手。 3. 在弱手張開最盡的位置停留3秒,慢慢返回開始位置。 4. 做10次。動作要慢及穩定。

此文章節錄於:AM730

 

中環干諾道中19-20號醫思健康大樓(中環)6樓

6/F, EC Healthcare Tower (Central), 19-20 Connaught Road Central, Central, HK

尖沙咀漢口道4-6號騏生商業中心1603室

Unit 03, 16/F, Kai Seng Commercial Centre, 4-6 Hankow Road, Tsim Sha Tsui, KLN

荃灣青山公路135-143號遠東中心1樓102室

Unit 02, 1/F, Far East Centre, 135-143 Castle Peak Road, Tsuen Wan, NT

沙田安耀街3號匯達大厦2樓15-16室

Unit  15-16, 2/F, Delta House, 3 On Yiu Street, Shatin, NT

大埔廣福道5號地舖

G/F, No. 5, Kwong Fuk Road, Tai Po, NT

元朗安樂路71號永興大廈13號地舖

Shop 13, G/F, Wing Hing Building, 71 On Lok Road, Yuen Long, NT

免責聲明

香港骨科及手法治療中心網站內的所有資料及內容只能用作一般資訊、教育及參考,不擬作為醫療診斷或治療之用。

如有任何有關健康問題、醫療狀況、護理之事宜,應諮詢閣下的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士的醫療意見,尋求更具體方案及處方。 

 

本網站已盡最大的努力提供最新、最可靠及最清晰的資訊,但我們不保證本網站任何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

 

本網站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及提供資訊用途。網站資料將不時更新、內容如有任何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香港骨科及手法治療中心不會為任何因使用此網站而造成的損失或傷害負責。

bottom of page